《常清静经》中常用的一些术语,你知道多少?请阅读下文。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6:56 点击次数:151
以下是《常清静经》中一些常用术语的解释:
1.大道
- 含义: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和语言描述的存在,它无形无相、无情无欲、无名无状,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,生育了天地,运行着日月,长养着万物。
- 出处:“大道无形,生育天地;大道无情,运行日月;大道无名,长养万物;吾不知其名,强名曰道。”
2.清静
- 含义:有三重意义,在宇宙论上,指阴阳未分的混沌态;在认识论上,指破除“妄心”的照察状态;在功夫论上,指息虑凝神的修炼方法。
- 出处:“清者,浊之源,动者,静之基;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”
3.六欲
- 含义: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所产生的欲望和贪求,对应着人的各种感官和心理需求,是让人难以保持清静的因素之一。
- 出处:“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”
4.三毒
- 含义:与佛教的贪嗔痴概念相通,在道教中也指三种会毒害人心、阻碍修行的负面心理和行为,即贪毒、嗔毒、痴毒。
- 出处:“常能遣其欲,而心自静;澄其心,而神自清;自然六欲不生,三毒消灭。”
5.观空
- 含义:是一种修行方法和境界,通过观察和体悟世间万物以及自身的虚幻不实,达到对“空”的认知和领悟,进而破除对事物的执着。
- 出处:“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;三者既悟,唯见于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”
6.真常之道
- 含义:指真正永恒不变的道,它应物而不染,得性而不失,常应常静,是修行者追求的目标和境界。
- 出处:“真常应物,真常得性;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;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”
感谢大家阅读欣赏!分享智慧,传播正能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下一篇:没有了 上一篇:没有了
热点资讯
- 2025-03-04吴越:给30年演戏生涯一份意义非
- 2025-03-04业界话低空经济未来:突破技术难
- 2025-03-04文化中国行 | AI诗画二十四节气
- 2025-04-12网传李现和瞿友宁二搭《你那儿几
- 2025-03-04未授权演出又现,琼瑶方面再度发
- 2025-04-12微小说|此后余生不爱你(中)